中亚地缘位置特殊,本就吸引世界大国聚焦。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主要大国在中亚博弈的激烈程度明显上升,美国及其盟友进一步强化对中亚渗透,试图对冲中俄两国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苏联解体三十多年来,中亚国家当下又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旧转型未完成,新发展困境已至,未来究竟将走向何处,既是其自身必须探索的问题,也是周边国家、国际社会值得关注的动向。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万青松、杨雯晶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如今,中亚国家面临三重困境:
【资料图】
一、国家转型与身份认同难以调和
当前,中亚国家在推进国家“再转型”和寻求“中等强国”身份定位之间陷入两难。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也正处在国家精英代际更替的关键时期。此外,在美西方势力的介入下,中亚国家的部落、宗教精英之间的矛盾也被激化。与国家“再转型”密切相关的是中亚各国身份定位问题,也困扰着各国的执政精英。
二、发展与安全难以统筹
危机与冲突交织下,中亚国家在域内国家间矛盾激化和维持“多方位”外交之间陷入两难。乌克兰危机背景下,随着俄罗斯与美西方在中亚的“零和博弈”不断加剧。与此同时,周边国家阿富汗局势有所恶化。乌克兰危机以来,美西方借俄罗斯无暇东顾,以“稳定与发展”为名,见缝插针深度介入中亚局势。
三、地区一体化与互联互通难以兼顾
中亚国家在深化区域一体化与拓展域内外互联互通之间陷入两难。2018年至今,中亚五国元首每年举行峰会,致力于加速推动中亚一体化,提升中亚整体影响力。然而,因边境矛盾与冲突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以及各国在地区合作诉求上的具体侧重不同,使得一体化合作仍然停留在松散协作、效率低下、矛盾重重的局面,难以通过深化地区内的互联互通来寻求解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难题的灵丹妙药。此外,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土耳其、韩国等国也都频频向中亚提出各种不同版本的平行互联互通计划。
笔者写道,在全球和欧亚变局之下,上述三重困境进一步凸显中亚国家“向何处去”的现实难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政策界和舆论界讨论较多的是中亚很可能回归到19世纪英帝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大博弈”,或是中亚也可能变成“亚洲的巴尔干”,也就是陷入历史的怪圈。
根据知名俄裔国际关系学者安德烈·齐甘科夫的观察,包括所有中亚国家在内的“全球东方”国家在乌克兰危机上顶住美西方压力,采取不选边站的立场:既不支持冲突任何一方,也不加入西方制裁或特别军事行动。据此,他认为不能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争夺世界统治权的角度来理解“全球东方”在俄与西方对抗中的角色。这些国家的政策更多反映了通过互惠和对话、而不是对抗和冲突来寻求新的机会,它们也正在努力阻止这场冲突的蔓延。
文章总结说,对中亚国家而言,如果能够抓住正在加速到来的“亚洲世纪”的历史机遇,并成为“全球东方”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中亚国家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和政治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提升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也有助于中亚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安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